海门废铜的回收再生问题?
-
铜和铜基资料,不论处于暴露状况,还是被包在终究产品里,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收回再生。一般来说,用于再生的废铜中新废铜占一半以上。而全部废杂铜经再加工后有大约1/3以精铜的方式回来市场,另2/3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方式重新运用。直接使用废杂铜的条件是严厉的分类堆放及严厉的分拣。直接使用废杂铜具有简化工艺、设备简单、收回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轻等优点。目前,抛弃的电缆和电线是数量较多且收回使用较高的一种旧废铜。相比之下,抛弃电器和轿车中的旧废铜收回使用就要低得多,但当时废铜处理的研究大部分就集中在这些资源中废铜的收回使用上。
直接使用废杂铜的多少,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铜的再生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废杂铜的直接运用率较低,每年约为20万吨,仅占废杂铜总收回量的30~40%,并且黄铜加工资料的出产多由乡镇企业运作,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并在能耗、环保方面带来后患。
我国进口废杂铜主要来自美、日、德、俄,其间美国高居榜首,而美国对废杂铜的管理又有严厉的规定。以美国的分类标准作为典型加以介绍,美国的废杂铜根据纯度进行分类。美国废杂金属再生研究所甚至把铜及其合金细分为53类。
我国目前还没有废铜方面的标准,但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废杂有色金属的收回、交易以及再生使用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严重改变,不仅废杂有色金属的品种构成改变较大,而且大量的国外废杂有色金属以及各类可使用的废料涌入国门,给我国有色金属的出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对再生有色金属的出产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也在加紧废旧金属标准的制定作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牵头组织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能条件》现已列入国家技能标准修订计划中。新的废杂有色金属分类标准将参照美国废杂有色金属的分类标准和欧洲的分类技能标准,结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使之愈加有利于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贯彻实施。
-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